澳大利亞努力拯救瀕臨滅絕的鸚鵡物種
鳥類

澳大利亞努力拯救瀕臨滅絕的鸚鵡物種

金腹鸚鵡(Neophema chrysogaster)極度瀕危。 野外的個體數量已經達到了四十隻! 圈養的鸚鵡約有 300 隻,其中一些飼養在特殊鳥類繁殖中心,這些中心自 1986 年以來一直在橙腹鸚鵡恢復小組計劃下運作。

該物種數量急劇下降的原因不僅在於其棲息地遭到破壞,還在於人類將其引入非洲大陸後各種鳥類和掠食性動物的數量增加。 事實證明,澳洲的「新居民」對於金腹鸚鵡來說是太強大的競爭對手。

澳大利亞努力拯救瀕臨滅絕的鸚鵡物種
照片:羅恩·奈特

鳥類學家知道這些鳥類的繁殖季節是在塔斯馬尼亞西南部的夏天。 為此,鳥類每年都會從東南部各州:新南威爾斯和維多利亞州遷徙。

澳洲國立大學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實驗,將在鳥類繁殖季節在鸚鵡中心的光線下孵化的雛鳥放入野生雌性金腹鸚鵡的巢中。

重點是雛雞的年齡:孵化後 1 至 5 天。 醫生德揚·斯托賈諾維奇(Dejan Stojanovic)將五隻小雞放入一隻野生雌鳥的巢中,幾天之內其中四隻死亡,但第五隻倖存下來並開始體重增加。 據科學家稱,雌性會很好地照顧「棄兒」。 斯托賈諾維奇很樂觀,認為這個結果非常好。

照片:傑瑪·迪文

在多次嘗試將圈養飼養的鸚鵡潛入自然棲息地失敗後,團隊不得不採取這樣的步驟。 成活率很低,鳥類很容易感染各種疾病。

此外,研究人員正嘗試以繁殖中心的受精卵取代野生金腹鸚鵡巢中未受精的卵。

不幸的是,自一月初以來,霍巴特中心的細菌感染已導致 136 隻鳥死亡。 鑑於所發生的事情,未來將採取措施將這些鳥分發到四個不同的中心,以確保將來不再發生此類災難。

繁殖中心爆發細菌感染,迫使實驗暫停,同時對目前居住在那裡的所有鳥類進行隔離和治療。

儘管發生了悲劇,科學家團隊相信,儘管只使用了三個選定巢穴中的一個,但實驗還是成功的。 鳥類學家預計下個季節會見到被收養的孩子,積極的結果將使實驗的方法更加雄心勃勃。

來源:科學新聞

發表評論